在市场引领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跨境电子商务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额达到1.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占我国出口的比重达8.0%,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数已超过12万家,海外仓数量超越2500个,与3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商合作机制。
第一,商业结构加速迭代进入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贸易的“单线条”和“直线条”等特点,省去了外贸代理商、零售商等环节,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出口商、国外进口商和消费者搭建了直接通道。同时,跨境电商模式不仅涵盖买卖交易双方,也包括广告、物流、海外仓等多个板块,共同形成了更为立体、紧密的贸易生态圈。随着Shein、Temu、TikTok、速卖通等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出海及“平台全包模式”的兴起(如Temu的全托管模式或Shein的供应商直采模式),生态圈从之前阶段的产品出海和卖家出海,发展到新阶段的品牌出海和平台出海。市场竞争推动生态圈保持较快的迭代速度,头部电商平台及头部卖家的优势逐步显现,中国企业对海外消费市场的嵌入程度进一步提升。
第二,新型商业模式呈现“三三六”形式。在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下,货物所有权转移顺序一般为供应商至卖家或电子商务平台(B2B)、卖家或电子商务平台至境外买家(B2C),即B2B2C,涉及采购、出运、清关、入关、本地配送等多个环节。生态圈快速发展,涌现出“三种交易模式”、“三大物流模式”、“六大报关方式”相互组合的多重商业模式。
(1)B2B阶段的“三重交易模式”。供应商的交易对象包括卖家、卖家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替代传统贸易下海外采购商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交易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境内实体+境内交货”,卖家通过境内实体(如赛维时代)在国内从供应商采购后出口至其境外实体,供应商将货物运至卖家指定的境内仓即完成交货,卖家的境内实体负责清关、报关,则供应商的传统出货前移至境内交货,属于跨境电商出口链条的国内延伸。二是“境外实体+境内交货”,即供应商与卖家或平台的境外实体签订商务合同,但在境内完成交货,由平台合作代理外贸服务公司提供报关、物流、收汇结算等服务。三是“境外实体+境外交货”,即供应商与卖家或平台的境外实体签订合同,且于境外交货,与传统贸易更为接近。
(2)B2C阶段,“三大物流模式”蕴含“六大报关方式”。卖家或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后,货物进入出境报关、国际物流和入境通关环节。物流模式可分为直邮模式、备货模式和海外仓模式。直邮模式指卖家在收到买家交易信息后,通过国际快递、跨境专线、邮政小包等运输方式小批量将货物发送至消费者,报关模式为零售直邮(9610)或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备货模式指卖家先将货物存放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的仓库,交易下达后再发往境外消费者,报关模式为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1210,免通关单的试点城市适用)或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A(1239,需要提供通关单的非试点城市适用)。海外仓模式指卖家提前将货物批量发送至海外仓库,报关模式可为一般贸易(0110)或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在海外客户下单后,由海外仓直接发货配送。
第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自建站齐头并进发展。通常情况下,卖家采购后会入驻一个或多个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为掌握更多主动权、降低第三方平台规则的影响,并打造自身品牌,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卖家也通过自建独立站进行海外销售,一般不对其他卖家开放,并保留第三方平台的经营,以实现多元化多渠道经营。传统制造商也逐步加入跨境电商行列,带动独立站的建设,如四川长虹、澳柯玛等。近期独立站逐步探索第三方平台模式、扩展品类以尝试突破自营型平台可能面临的增长瓶颈。
中国信保高度重视、深入落实。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早在2011年便启动相关试点工作,印发各类政策支持文件14个,联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政策支持文件3个,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建立广泛深入合作,形成政银保高效合作模式。2021年建立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服务贸易攻坚组。2022年新设创新统筹专门处室,以“金点子”创新品牌活动、加强考核激励等方式激发全系统的支持热情,形成市场调研、业务开发、产品创新、承保落地的良性循环和支持体系,走在国内金融机构及国际同业机构的前列。
持续产品和模式创新,满足外贸新业态的新需求。针对跨境电商出口新业态的新需求,公司业务部门多次深入市场一线进行调研,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不断突破已有产品和模式的限制,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生态圈企业出海,如2016年推出“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出口eBay卖家海外仓业务模式”,通过外综服突破卖家融资难问题;2023年推出跨境电商出口政治风险、平台支付风险、海外仓销售风险三款专项产品,从卖家的利益出发,突破链条B2C阶段无账期、难介入问题;2024年实现对“境外实体+境内交货”模式的承保;同年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贸易按月度税票优化申报模式、前置仓保单落地,分别突破跨境电商小额、高频、海量特征对业务承保效率的限制。
对生态圈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单险种发力和全险种联动等多个方式,中国信保贸易险和项目险对跨境电商生态圈全链条形成了完整的支持体系。中国信保贸易险业务在B2B端形成“供应商+跨境电商”和“跨境电商5+”承保模式,涵盖供应商、外综服平台、保理公司、海外仓平台、服务贸易、银行生态圈各个主体,全面保障为卖家提供服务的主体的收款安全;在B2C端的2023年三款专项产品保障卖家的收款安全。
近年来,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稳外贸、提质量、促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成为中国外贸稳健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国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仍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并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欧盟、墨西哥、越南等经济体也存在相关政策变动风险,将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跨境电子商务本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并没有消失,仍具有很强竞争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将持续发力,引领中国产业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中不断开疆拓土,带动中国外贸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将持续提升履行政策性职能效能,响应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市场需求,为广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公司可以提供专业的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在服务国家新时期外贸创新重点领域进一步贡献信保力量。